杨凌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示范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示范区旅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型,从行业管理向产业统筹协调转变,根据《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实施方案》,结合示范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的新定位和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杨凌自贸片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按照全域5A级景区标准,突出农科教资源优势,发挥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对全区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提升,把旅游业培育成杨凌示范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发展目标
对照国家全域旅游创建要求,结合《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杨凌示范区的定位,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15%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占全区就业总数的比重达20%以上,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区域内有明显的主打产品,全区产业融合取得显著进展,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更加科学,旅游产品品质明显提升,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各项指标达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地位基本确立,农科城全域5A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基本完善,陕西西线游客集散中心基本建成,“农业硅谷·田园新城”的品牌形象充分彰显。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顶层设计,做好全域旅游规划
以全域旅游创建为引领,以打造农业旅游新高地为目标,全面启动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系列子规划编制工作。强化全域旅游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文物保护规划、民族宗教文化发展规划等重点规划以及杨凌自贸试验片区规划的融合衔接和适应,进一步优化全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推动实现多规合一。(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文广新局、示范区发改局、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交通局、示范区自贸办、示范区社会事业局、示范区城管局、示范区国土局、示范区环保局,杨陵区政府)
(二)突出农科特色,实现旅游产品全域覆盖
1.建设提升一批彰显农科特色的旅游景区。突出农业旅游主线,加快旅游项目包装、招商,策划建设国际农业产业联合发展中心、国际农艺博览园、中华农博小镇、诗意栖居小镇、古森林博物馆、丝路小镇、植物辨识园、现代农业博物馆、三生国际体验馆等一批具有农科特色的精品景区。有序推进杨凌渭河湿地生态公园、杨凌五泉农耕文化产业园等3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汽车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推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等重点景区品质提升,增强发展活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发改局、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国土局、示范区水务局、示范区农业园区公司,杨陵区政府)
2.建设一批彰显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突出文化旅游辅线,加快旅游项目包装、招商,在做好隋泰陵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隋文化,策划建设隋泰陵遗址公园、科举制度博物馆、世界文官制度博物馆、儒家经典博物馆、面食博物馆、将军岭、关中庙街等一批文化特色景区,加快推进川云古镇、姜嫄文化主题公园、自驾车营地、酒吧文化一条街、十里陵湾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发改局、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国土局、示范区水务局、示范区农业园区公司,杨陵区政府)
3.建设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立足全区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乡愁”氛围营造为目标,通过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打造旅游新产品,培育旅游新业态,建设一批休闲乡村;以特色农庄集群发展为抓手,按照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要求,大力开发田园风光、果蔬采摘、运动康养、民宿度假等旅游产品,完善自驾车营地、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及标识标牌系统,推进小湋河乡村旅游景观带建设,形成新的乡村旅游消费热点,构建杨凌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牵头单位:示范区农业局;责任单位: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住建局,杨陵区政府)
4.打造一批夜间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城市亮化水平,加强城市夜间景观建设,打造一批观赏型、参与型、人文型较强的景观亮化工程。策划开展灯光秀、文化演艺、商街夜市、民俗活动等为代表的夜间旅游产品,重点打造酒吧一条街、汽车影院、音乐喷泉、渭河湿地生态公园夜间参与性的文化演出及娱乐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拉动旅游消费。(牵头单位:示范区城管局、示范区文广新局;责任单位: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水务局,杨陵区政府)
5.培育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设立专项引导资金,依托杨凌小微文化产业园,举办杨凌特色旅游商品创意大赛;以区内现有A级景区和非遗传承为重点,扶持培育3—5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推出一批杨凌农科特色鲜明、美观实用、便于携带的旅游商品。通过各类商品大赛和展会平台进一步扩大宣传推介,形成具有品牌吸引力的游客必购商品。积极发展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引导旅游商品经营企业改变营销模式,促进旅游商品消费。(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文广新局、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示范区展览局,杨陵区政府)
6.培育发展一批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基地。围绕“寓教于游”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理念,编制研学旅行教材,进一步整合区内博物馆、教育基地、双创基地、示范推广基地、拓展训练基地等资源,形成满足不同研学群体的旅行线路产品。加快培育研学旅行基地的新业态、新项目,形成新的竞争力和消费点,提高研学旅行基地的综合收入。依托农科城的品牌优势,加强与省内外教育、旅游部门合作,不断拓展研学旅行客源市场。(牵头单位:示范区教育局;责任单位: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文物局、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工业园区公司,杨陵区政府)
7.整合开发具有杨凌特色的旅游美食。依托杨凌特色美食文化,以推进陕菜品牌建设为契机,实施“一店一特色”、“一店一品牌”计划,建设杨凌特色餐饮街区,推出游客必吃的“杨凌菜谱”,策划举办美酒美食文化节、蘸水面大赛等特色美食活动,实施餐饮业服务质量提升改造工程,全面提升杨凌美食的品质品牌知名度。(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文广新局、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食药监局)
(三)完善基础配套,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1.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旅游“厕所革命”,将旅游厕所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现旅游“厕所革命”城乡全域覆盖。旅游景区、旅游公路沿线、城市旅游区、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旅游村镇内厕所全部达到《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16)A级标准。实现4A级及以上景区“第三卫生间”全覆盖。加快城区、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及游客集中场所停车场改扩建步伐,鼓励建设生态、智能、立体等资源节约型停车场,不断满足日益扩大的停车需求。在城市出入口、车站和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城市主要街道人流集中场所等处,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指示标识和交通引导标识,不断提升城市旅游形象。(牵头单位:杨陵区政府;责任单位: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爱卫办、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示范区城管局)
2.构建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推动全域旅游交通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道路交通网络。实现以城区为中心,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为节点,辐射各景区(点)、乡村旅游点、农庄、大型酒店的公共交通网络,开通旅游公交专线,设置旅游自驾车租赁经营网点,实现自驾“零换乘”。打通与周边知名景区交通线路,开通城际旅游专线。健全渭河湿地生态公园等重点旅游区域停车场、自驾游停车服务配套,改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环境,建设自行车专用道路,优化自行车租赁网点布局。加快建设公交枢纽站及旅游景区(点)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牵头单位:示范区交通局;责任单位:示范区城管局、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水务局、示范区农业局,杨陵区政府)
3.完善旅游集散与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优化散客服务中心布局,加快散客服务中心建设,提供全时段、全功能服务。积极推进五泉镇、揉谷镇等旅游特色名镇及蒋家寨、元树村、毕公村等旅游特色名村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尚特梅斯庄园、天和蘑菇庄园、快活林农庄、天成家庭农场等乡村旅游点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提升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在新时代购物广场、美食一条街等主要商业街区及重点交通枢纽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的全区旅游咨询和服务体系。(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杨陵区政府)
(四)推动旅游+全面发展,构建产业融合新业态
依托杨凌特有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出台旅游与农业、教育、工业、文化、体育、卫生、商务、会展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意见,催生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面,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
1.推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场所,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推进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加大精品线路建设和旅游宣传,全面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服务能力与水平。实现“五个一”工程,即以农庄集群为重点,建成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旅游目的地;以科技游、体验游、研学游、休闲游、文化游为重点,打造一批精品线路;以“植物辨识大会”、美酒美食文化节、马拉松赛、农高会等为龙头,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品牌;以杨凌果蔬、蝴蝶画、蛋雕、锣鼓、机器人等为重点,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业产品;以农业职业经理人、旅游从业者为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牵头单位:示范区农业局;责任单位:示范区人社局、示范区文广新局、示范区发改局、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展览局,杨陵区政府)
2.推进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鼓励支持旅游景区、特色农庄、专业合作社、创新创业基地等依据自身优势,策划包装研学旅行项目,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农业科普和研学旅行基地。面向国内外中小学生和在校大学生,以农科探究、回归自然为主题,组织策划一批特色鲜明的研学旅行活动。积极实施杨凌现代农业“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植物辨识大会”组织服务水平,努力将“植物辨识大会”办成全国知名品牌活动。以陕西征程国防训练基地为龙头,整合区内资源,建设若干个服务配套设施齐全的中小型研学营地。(牵头单位:示范区教育局;责任单位: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农业局)
3.推进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依托省水运中心、省网球学校、马拉松赛、自行车赛、汽车拉力赛等场馆和活动资源,策划举办龙舟赛、马拉松博览会、越野汽车嘉年华等活动,以商业运作为主,延展体育旅游高度融合的产业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活动,带动旅游业提速升级。以“全域体育”为目标,全面推进大众体育活动(项目)的旅游化进程。加快以渭河健身长廊、马拉松赛道、自行车赛道为重点的沿线景观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一圈两带(马拉松运动景观圈,渭河体育景观带,小湋河体育景观带)”群众体育景观带。在城市小公园、小景观融入体育元素,完善各项体育旅游服务设施,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的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城市景观。(牵头单位:示范区体育局;责任单位: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城管局,杨陵区政府)
4.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充分利用古邰国遗址、隋泰陵、姜嫄文化遗址、川云关、马援祠等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实施保护利用,创作内涵丰富、体现杨凌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演艺剧目,讲好“杨凌故事”。举办“后稷杯”农民歌手大赛、涉农节庆、农神祭祀、小麦文化节、乡村音乐节等系列活动,提升各类文化旅游节会活动品牌影响力,努力形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以旅游带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牵头单位:示范区文广新局;责任单位: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住建局,杨陵区政府)
5.推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挖掘工业资源的旅游价值,创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打造集参观游览、科普教育、研学体验等为主题的精品工业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业态,推进产业融合。筛选一批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的工业旅游资源,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大力扶持陕西九立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杨凌天和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杨凌本香集团公司、陕西众兴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凌四季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杨凌秦宝牧业等企业建设参观通道、开发旅游产品和项目,开展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加大工业旅游宣传,编制工业旅游名录。(牵头单位:示范区工业园区公司;责任单位: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农业局,杨陵区政府)
6.推进旅游与商务融合发展。通过“以旅带商,商旅互动”,推动旅游与商务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与餐饮、住宿、会展、特色街区、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等行业融合发展。借助系列杨凌名优特色产品推广活动,加大对杨凌旅游资源推介,提高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能力。以特色餐饮为发展重点,扶持形成一批著名旅游餐饮企业,结合消费需求,推进杨凌特色美食街区建设。推动民宿经济、宠物酒店、生态酒店发展,结合研学旅行活动,鼓励并支持青年旅社等新型住宿业态的发展。积极承接国内外旅游商品展示、交易等活动,推动杨凌旅游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牵头单位: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责任单位: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展览局,杨陵区政府)
7.推进旅游与康养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杨凌绿色食品和生态气候优势,积极探索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利用杨凌交通便捷、食品安全、环境优美、体育设施健全的区域优势,结合旅游者需求差异,面向大众消费群体,开发环境养生、美食养生、运动养生等大众养生旅游产品。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推进健康第一村建设进度。(牵头单位:示范区社会事业局;责任单位: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农业局,杨陵区政府)
(五)以软件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开展旅游行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不断强化旅游服务单位和从业人员文明责任意识,提升服务管理质量和工作水平。以农庄集群服务管理为重点,制定并出台服务行业从业标准,划分评定服务等级。开展诚信旅游和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加大对旅游服务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品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训、交流等方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实施旅游规范化管理工程,积极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文广新局、示范区发改局、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质监局,杨陵区政府)
(六)以游客便利为宗旨,全域推进智慧旅游
加快建成旅游数据中心和旅游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相关数据接入和应用分析,服务游客、服务企业、服务决策。支持3A级以上景区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监控、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打造杨凌文旅IP,彰显杨凌农科旅游特色,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3A级以上景区、星级饭店、农庄、乡村旅游点和其他重点旅游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充分发挥12345市民热线作用,建立协调联动、有机衔接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游客诉求。(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杨凌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杨陵区政府)
(七)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唱响“农业硅谷·田园新城”
以关中城市群为营销重点,与专业化和第三方旅游营销评价机构紧密合作,运用旅游大数据技术,促进旅游营销精准高效。
不断完善杨凌旅游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内容,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新技术进行立体化营销,实施跨区域、智慧化、精准化的宣传活动。联合开展跨区域旅游宣传。结合杨凌四季游和研学旅行活动,和国内旅游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旅行社等充分合作,每年组织省内外旅游推介活动5场次。整合资源,打包宣传,联合招商,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活动,促进旅游消费快速增长。(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教育局、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体育局、示范区展览局、杨凌电视台、杨凌农业园区公司,杨陵区政府)
(八)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旅游市场全域监管
1.建立“1+3+N”旅游管理体制。完善旅游行政执法机构,建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的“1+3”综合执法模式,加强旅游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旅游市场违法行为。建立统一受理旅游投诉机制,高效、便捷、畅通的处理旅游投诉,不断提高旅游投诉的结案率、满意率。(牵头单位:示范区编办;责任单位:示范区法制办、示范区旅发委、示范区公安局、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示范区质监局、示范区工商局,杨陵区政府、杨陵区法院)
2.建立旅游市场整顿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旅游企业、导游诚信评价记录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发挥失信惩戒制度、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作用,定期通报旅游投诉、游客满意度调查、旅游行政处罚信息,激发企业创新服务的内在动力。对管理秩序混乱的旅游企业给予警告或摘牌处理,对严重违法的星级酒店、旅行社依法吊销旅游经营许可证。加强旅游安全和应急工作,落实旅游、公安、交通、工商、安监、质监、卫生、食药监等部门的监管责任,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企业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工作规范。开展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景区建设,积极推行文明旅游,落实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完善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示范区团工委、示范区公安局、示范区交通局、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示范区社会事业局、示范区食药监局、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示范区工商局、示范区质监局,杨陵区政府)
(九)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良好旅游生态
把绿色发展作为杨凌示范区旅游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绿色旅游理念,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旅游能效提升计划,推广节水节能产品、技术和新能源燃料的使用;在旅游景区推广使用节能设施;开展绿化、美化、景观化建设。加强绿色旅游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绿色消费行为,推动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牵头单位:示范区旅发委;责任单位:示范区发改局、示范区住建局、示范区环保局、示范区质监局,杨陵区政府)
四、创建步骤
按照全省创建工作部署,示范区集中利用3年时间(2018年--2020年),全面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具体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前期筹备与宣传动员(2018年3月--2018年8月)。制定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成立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筹备召开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下发《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及《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夯实创建责任。
第二阶段:夯实基础与全面推进(2018年9月--2019年12月)。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对照《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和《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要求,狠抓落实,及时将工作开展的文字材料、图片、视频资料报送全域旅游创建办。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各责任单位重点要对标推进,各负其责,通力配合,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示范区考核办将按时间、任务节点对各单位工作进行督导、考核。
第三阶段:初评自查与完善提高(2020年1月--2020年6月)。各责任单位根据自查情况认真整改,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提高。创建领导小组对各责任单位进行专项考核。
第四阶段:全面总结与验收(2020年7月--2020年12月)。全面发动,全员参与,打响创建全域旅游工作的“攻坚战”,把巩固成果、展示亮点、查找差距、集中整改和迎接检查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并迎接省旅发委验收,同时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各任务牵头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各责任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共同做好各项创建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设立全域旅游项目资金,制定出台《杨凌示范区全域旅游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切实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导向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融资支持。积极引进知名旅游企业参与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三)强化人才保障。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区重点人才支持计划,推动组织人社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办旅游专题培训常态化。人社部门引导本地居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从事旅游服务工作;鼓励支持服务行业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本地人员。
(四)强化考核督查。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职责,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有关要求,夯实责任,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创建工作各项任务按期完成。管委会对创建工作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对各责任单位的进展情况每月进行督查,每季度进行点评通报,在季度考核结果中体现,并按照有关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奖励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