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运动健身、追求健康的基本需要,进一步实施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日前,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印发《杨凌示范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明确,到2025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到45%以上,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平方米以上,进一步扩大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数量,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积极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赛事活动,丰富和完善赛事活动组织方式、方法,使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体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主要任务包括七个方面
↓↓↓
01
持续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杨凌示范区(杨陵区)、镇、村分别达到“七个一”、“三个一”、“三个一”标准。杨陵区要进一步细化补短板行动方案,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按照“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任务,逐年完成销号。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在盘活空闲土地、用好公益建设用地、土地复合利用、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上用力出新,结合城市发展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综合治理等,按照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杨凌实际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体育馆)、标准足球场地、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以及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渭河生态公园使用体验,持续推进口袋运动公园等惠民体育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城市社区工程、镇村器材配送工程,提高群众身边健身器材覆盖率。加强对新建小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监督验收和建成场地设施的管理,督促杨陵区政府强化对农村器材场地的维护和管理。结合实际支持学校、企事业单位场馆设施通过多种形式为群众免费、低收费开放,提高场地设施利用率。加强“区校融合”,支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共建共享,提高全民健身设施利用率。
02
打造杨凌农科城特色品牌赛事。
进一步打造品牌群众赛事活动,增加辐射效益。继续办好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做好群众冬季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以及足球、篮球、排球在我区的开展,支持开展山地户外、冰雪、水上等群众喜爱的休闲健身活动推动体旅融合,挖掘保护传统民俗民间运动项目,积极争取承接举办全国性的群众品牌赛事活动。落实“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要求,按照“一季一赛事、一赛一杨凌”的建设目标。继续办好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在入选世界田径标牌赛事的基础上,力争升级为世界田径精英标牌赛事。发挥十四运场地网球场馆资源优势,争取全国性网球比赛项目落地杨凌,持续办好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着力打造杨凌网球公开赛品牌。持续办好杨凌农科城自行车比赛,汽车场地越野赛,开展群众赛事活动品牌特色申报,通过全民健身年度最佳赛事评选,推动赛事活动提升品质、创新形象,着眼杨凌特有的地理人文资源,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跨区域的赛事活动。
03
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
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身指导服务,提高群众科学健身素养,提升健康水平。全面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指导员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科学健身等方面作用。发挥示范区、杨陵区国民体质监测站作用,建立完善的数据积累和分析系统,协助政府部门及时调整完善健康政策。全面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达标测试活动,持续组织体育健康行“五进”活动,深入基层社区、乡村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传授健身技能、发放健身书籍。依托线上平台,开展科学健身讲堂,指导群众进行居家健身。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建立科学健身理念、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继续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区医生双向技能培训。落实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加强体卫融合发展的具体领域、具体项目研究,落实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04
进一步壮大社会体育组织。
按照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原则,推动体育组织向区镇街延伸,进一步健全体育组织网络体系。推动《关于加强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地,进一步创新体育组织规范化发展。围绕“三大球”振兴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普及,推动单项协会高质量发展。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加大数量、提高质量,激励和引导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挥作用。研究制定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一支由优秀运动员、青年学生、体育爱好者、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组成的体育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05
促进重点特殊人群体育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群健身健康的关注,切实解决健身实际难题,新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关注保障重点特殊人群健身需要,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对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落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进行体育干预,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作用,加强学生基础体能,帮助孩子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健身设施器材、健身场所适老化程度,举办适宜于老年人参加的赛事活动,鼓励老年人有组织开展健身活动,支持老年人体育协会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环境,支持举办适宜残疾人参加的体育赛事,开展残健融合体育健身活动。推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建设购置健身场地设施,建立健身组织,满足职工的健身需求。倡导其他企业发挥作用,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开展经常性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员工健康水平。
06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全民健身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融合,进一步加强体旅融合、体卫融合、体教融合、产业融合,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优化产业结构,以竞赛表演业为突破口,提高健身休闲产业规模,加快推进体育服务业现代化,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满足高品质生活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建设体育产业园区、体育众创空间,引入一批知名省外体育企业,孵化一批优质本土体育企业。持续扩大体育消费,探索建设体育消费性城市,创新消费产品,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充分发挥体育消费在提高全民健身品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补贴等形式,实施全民健身惠民补贴,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全民健身。
07
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
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加强对新修订的《陕西省全民健身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整合部门的宣传资源、媒体平台,形成宣传全民健身的合力,开展经常性的公益宣传,提升集体和个人自觉自愿参与全民健身的主动性。充分调动杨凌现有的媒体资源,抓住农科城马拉松、自行车赛等赛事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培育体育宣传新热点,以宣传带动全民健身新热潮。对照“十四五”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全民健身示范县评价新标准,继续开展创建工作,调动激发示范区、杨陵区政府抓全民健身工作的积极性。落实国家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要求,发挥示范区在全省的区位优势,借力其他城市优质资源,积极开展国内、省内交流活动。
来源:杨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