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 体育动态 / 正文

科技赋能让梦想闪耀

来源:文旅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3-10-24 16:31

10月22日晚,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中国游泳运动员徐佳玲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穿”着智能仿生手,“大拇指”内收,五指并拢后稳稳地握住“桂冠”,顷刻,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和现场所有观众一起见证杭州亚残运会主火炬塔“潮涌”顺利点燃。

能抓、捏、握,徐佳玲“穿”的智能仿生手让人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徐佳玲5岁时因车祸失去左臂,此前穿戴的是传统假肢,用的是传统手势切换。这一次,科技之“手”让她重“掌”人生。

智能仿生手和传统的机械结构假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交互系统,采用了非侵入式生物电感应电极,收集使用者皮下肌电神经电信号,精细识别运动意图,使上臂截肢用户像控制自己原本的手一样,精确地控制每根手指的运动速度和位置,能完成各种交互姿势,正因如此,徐佳玲握持火炬更“丝滑”、更稳定。

科技的助力让残疾人更加璀璨地闪耀在亚残运会的舞台上。

不仅手智能,连导盲犬也智能。亚残运会火炬传递淳安站,一只智能导盲犬就出现在大家面前。盲人钢琴调音师蔡琼卉在它的带路下,顺利完成了亚残运会火炬传递。蔡琼卉感叹:“它和真实的导盲犬一样,带给我满满的安全感。”残疾人射箭项目运动员叶金燕佩戴了一条深灰色涂装的智能仿生腿。叶金燕说,有了它,不仅能节省体力,还能调节数据,使它更适合自己。

高科技设备还走进了盲人足球、硬地滚球这些项目的比赛场馆,为残疾人提供更智能的服务和体验。

在盲人足球的比赛场地——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由西湖大学研发的电子导盲犬“小西”已经就位。它不仅把整个场馆的地图铭记于“心”,还能“听懂”中英双语,甚至能规划最佳路线,就连导盲绳也充满科技含量。通过绳端传感器,可以调节电子导盲犬的行走速度和方向,为盲人运动员和视障观众提供安全、高效、细致的服务。

在杭州体育馆,硬地滚球比赛的裁判也通过使用高科技装备,提高比赛的公正性和效率。智能裁判系统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测比赛场地和球的位置,自动判断得分、犯规、出界等情况,并通过语音和灯光提示裁判和运动员。该系统还能自动生成比赛数据和报告,方便赛事的统计和分析。

硬科技为运动员带来新体验,科技感拉满的背后,是残障人士的希望与未来。 (转自10月24日《中国体育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