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 媒体看文旅 / 正文

陕西杨凌:用一场马拉松赛向世界告白

来源:文旅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3-05-26 14:31

4月的陕西杨凌五彩斑斓。4月9日,“2023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鸣枪开跑,1.8万名跑友在激情释放中“相约春天、奔跑杨凌”。

用心聚新,赋能“杨马”

作为城市形象的体育名片,“杨马”并不仅仅只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它更多地融入了杨凌传统农耕文化的元素和现代旅游的符号,让来自国内外的参赛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底蕴和温度。从2021年开始,按照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思路,赛事组委会对杨马赛道进行了大的调整,把旅游景区、景点、文物古迹、体育场馆、智慧农业示范园等融合在42.195公里的赛道上。今年还对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赛道进行了调整,让跑者可以经过樱花大道和牡丹园,满眼尽花海,尽享一路花香。同时今年赛事还设置了“上合国家风情赛道”“美丽校园青春赛道”“和美乡村田园赛道”“文旅融合非遗赛道”4段特色赛道,让跑者可以一览城市特色。

在马拉松赛道27公里创新园段的“文旅融合非遗赛道”和“和美乡村田园赛道”上,跑友们着状元服、敲状元锣、击状元鼓,沉浸式体验“状元”及第的高光时刻;“杨坚”携手“独孤伽罗”眉眼含笑地与众多跑友畅谈诗词歌赋,顺利通关后跑友还可以与“隋文帝、独孤皇后”合影;浓墨重彩,栩栩如生的木偶吸引了众多跑友与之留影,传承赓续着中国传统文化地剪纸优雅的向人们展示着镂空艺术,当杨凌非遗遇上“杨马”,体育与文化恰如其分地水乳交融了。

西瓜、草莓、火龙果,茄子、玉米、大辣椒,农科城果蔬玩偶俏皮可爱地在赛道上为跑者们加油打气,释放着属于这座农科城的特有符号。农庄、合作社带来了农科城特色果蔬,热情邀请跑者们品尝自家有机农产品,让众多跑者一品科技农业下的饕餮美味。赛道上还安排了乡村旅游宣传点和乡村振兴展示点,向众多跑友展现着农科城丰富的文旅资源、丰硕的乡村振兴成果。

本届赛事还设置了“‘杨马’SHOW”“千名主播跑杨马”“杨马遇见农科城”等主题体验活动,让一场体育赛事完美地实现了与文化、旅游的沉浸式融合和化学反应式融合,塑造了更为瞩目的“杨马”文化品牌和魅力杨凌城市形象。

贴心创新,突破高度

杨凌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丰富的隋唐文化遗址和特色的关中田园风光。

位于西农路南段的4A级景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以水生态为主题,集生态体验游乐、农耕文化展示、体育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渭河生态公园;称得上农业产业“最强大脑”,世界农业“科技之窗”的智慧农业园;小湋河绿海花谷等旅游景区,让杨凌越来越有味儿。

近年来,杨凌依托现有的53个行政村、30多个特色现代农庄集群,重点发展农业研学、精品民宿、农业电商、新型乡村展示、农业文化体育赛事等,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在休闲文旅方面精心包装策划了农林牧副渔融合发展体验区,杨凌,正在精心打造“一眼杨凌·千年农耕”的历史农耕和现代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区。

3月25日,以“跑杨凌马拉松、逛醉美农科城”为主题的首届杨凌马拉松旅游节在古城西安火热启动。杨凌示范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运动之旅、赏花之旅、美食之旅3条特色马拉松旅游精品线路,还相继举办“万人品鉴杨凌蘸水面大赛”“杨凌首届科技油菜花节”等系列主题活动……

通过整合杨凌旅游文化资源和马拉松赛事资源、丰富多彩的农文旅产品,杨凌示范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产品营销推介,通过春赏花、夏露营、秋赏景、冬研学的“全季”营销模式,使杨凌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让杨凌的文化更“火”、旅游更“热”、名片更“亮”。

1.8 万余名国内外跑友共赴杨凌农科城,体验农耕文化,享受人文盛景。

润心无声,奔跑不息

初创于2015年的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累计已有15万余跑友奔跑在杨凌农科城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随着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办赛水平逐年提高,赛事的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扩大,已连续3年荣获中国田协“金牌赛事”和自然生态特色赛事、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陕西省全民健身最佳金牌赛事、陕西田协最受跑者欢迎赛事和世界田联路跑“标牌”赛事等项殊荣。

为丰富赛事配套活动和服务,2023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还贴心设置了多项文旅活动,策划推出了“杨马礼物”等马拉松文创产品,进一步强化了众多跑友的参赛体验感,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步伐。

2023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丰富了城市内涵,扩大了城市知名度,对于助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全民健身习惯,拉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如今,“杨凌马拉松赛”已经成为展示杨凌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成果,展现农科城人文地理特色、优良投资环境,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已成为展示魅力杨凌的一张亮丽新名片。

来源:(《中国报道》2023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