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旅资源丰富,是三秦儿女享受美好生活、阔步谱写中国梦奋斗新篇章的重要依靠和坚强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陕西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为陕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陕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牢记总书记嘱托,从丰富产品供给、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创新突破、积极作为,为提升“文化陕西”品牌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文化和旅游业蓬勃快速发展,正逐渐成为陕西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持续加大政策指引,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着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截至2022年,陕西省建成文化馆分馆948个、图书馆分馆1036个、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44个,省图书馆新馆、省文化馆扩建工程与省戏曲研究院西京剧院合并建设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同时,陕西省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服务能力实现跃升。公共文化云、文旅之声等网上服务点击量超过740万,6.18万场次各类线上线下基层文化活动惠及群众6400余万人次。
在群众文化服务方面,陕西省持续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相关示范品牌培育成效显著。安康市着力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延安市“过大年”、韩城市“欢乐送基层”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汉中群艺馆成为“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单位。
“今年以来,以陕西省图书馆新馆为代表,包括汉中市图书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先后投入使用,已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地域名片。城市书房、文化驿站、非遗传习所、艺术乡村等‘嵌入式’服务空间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公共文化设施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说。
融合创新迈入快车道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十年来,陕西的文化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了话剧《麻醉师》《柳青》《平凡的世界》、歌剧《大汉苏武》、秦腔《大树西迁》《西京故事》《关中晓月》、音乐类节目《丝路欢歌》《永远的山丹丹》等一大批具有国家水准和陕西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
“十三五”期间,陕西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八届、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做大做强特色文化品牌,实施了秦腔艺术振兴工程、陕北民歌创新发展工程、陕西民乐创作发展工程等;新排演剧目244部,其中,话剧《柳青》《平凡的世界》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歌剧《大汉苏武》、话剧《麻醉师》《柳青》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话剧《平凡的世界》《长安第二碗》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同时,惠敏莉、李军梅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李小青荣获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
2021年,陕西省成功举办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新时代陕西的文明风尚、精神风貌和魅力风采。作为统筹两个运动会4场开闭幕式文体展演的部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抽调精锐干部和人员进入组委会,协同选拔演职及管理人员1.4万余人,统筹排演1700余次,封闭管理53天,圆满完成文艺演出等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绽放时代光芒,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我们鼓励文化旅游与相关行业,以及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深化‘文旅+’‘+文旅’融合发展。”高阳表示,陕西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健全数字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构建智慧旅游云生态圈,建成了一批数字文化旅游产业新经济实体。
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八百里秦川,又称关中,关中有“八景”,其中“灞柳风雪”历来受文人偏爱。因“柳”“留”谐音,“都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成为古代长安时尚的风俗文化。如今,当人们沿着灞河之畔行走,还会被灞河两岸的长安书院、西安奥体中心所震撼,三者勾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在古色古香与现代建筑艺术间交融碰撞,“千年书卷浑然天成,尽显古城多样之美”。
这十年,陕西省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旅产业融合不断推进,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截至2019年,陕西接待境内外游客7.0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7211.59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期间增长了183%和240%。至“十三五”末期,新增4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4个村入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评出33个省级旅游示范县、17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63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0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省完成重点旅游建设项目821个,完成投资847.1亿元。
2021年,陕西省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3个县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7个县区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明宫景区成功晋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太白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实现陕西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零”的突破,23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评定1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3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和3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延安南泥湾红色旅游发展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榜单。
《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服务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人次稳步增长,到202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旅游总人次达到9亿人次,形成文化旅游万亿级产业板块。
高阳表示,“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和旅游系统将以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打造艺术链、产业链、服务链——“三条发展链条”,积极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旅游产品体系、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体系、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文化和旅游交流推广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六大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赋能、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来源:中国文化报